为深化学术交流,助力大数据学院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师资能力提升中精准发力,大数据学院于2025 年4 月 29 日下午 2:30 邀请熊海灵教授莅临我校,举行“校外专家谈合格评估背景下的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题讲座。
此次讲座及交流会在横山书院九思会议室拉开了帷幕,由大数据学院教学副院长吕云山主持,大数据学院教师参加。


熊海灵教授,中共党员,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培训专家。长期从事数据库与智能信息处理、农业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科技局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 40 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 500 万元;在《Knowledge-Based Systems》《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等高质量 SCI 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 1 部,获专利 5 项。曾获重庆市优秀团干部、西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 二等奖、西南大学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名师奖等称号。历任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商贸学院院长、荣昌校区党工委书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现任西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海灵教授分享了他在教学中的深刻体会: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出发设计课程内容,注重与学生建立情感共鸣,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深入思考并清晰阐释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年轻教师成长,他建议从教学准备、个人提升、课程打造、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着手:在备课环节,应广泛涉猎不同教材,从基础、简易的教材入手逐步构建知识框架,多方参考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在个人成长方面,教师需尽早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将职称评定与学位提升纳入长期目标体系,制定清晰的阶段性规划;在教研教改工作中,要善于从权威学术平台和专业机构获取前沿信息,立足自身教学实际,在原有成果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与创新突破。
主题讲座结束后,吕云山院长代表大数据学院对熊海灵教授再次表示感谢。他总结道,教师应当致力于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 “名课”,同时尽早规划职业发展,明确职称晋升与学位提升目标;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可通过权威平台参考前沿成果,立足自身基础进行创新;此外,需重视人脉资源积累,鼓励学生把握寒暑假时间积极投身实习实践,在实战中增强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互动环节,大数据学院教师与熊海灵教授围绕讲座内容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熊海灵教授逐一予以精彩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全体教师表示在此次专题讲座中收获颇丰,纷纷感谢熊海灵教授的传道解惑。
此次讲座为大数据学院在合格评估背景下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师资队伍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实操路径。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推进内涵式建设,助力教师将前沿理念转化为教学科研实践,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图文:赵江芙
大数据学院新闻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