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编程引领计算思维——计科教研室磨课活动

时间:2025-06-09 14:53 浏览:


为深入践行《重庆移通学院教师磨课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5年6月3日,合川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精心组织的一场《Java程序设计》和两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磨课活动结束了,分别由张玲副教授讲授《Java程序设计》的子类与继承,俸世洲教授和王丽艳副教授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的两个知识点“指针”和“函数”。

图1 张老师授课现场

子类与继承是面向对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次课程张老师结合OBE理念和实际教学场景,分为磨课准备、实施经验和典型案例三部分呈现。通过分析学情,布置预习任务,提供预习资源,进行差异化分组;课堂实施阶段采用分层任务设计,不同小组不同任务,基础中等小组补全People-Student类,能力突出小组实现多态系统;通过典型案例库,逐一分析里面的知识点,演示程序观察运行结果,难点采取具象化演示突破:用乐高积木模拟对象创建过程(黄色积木=父类部分,蓝色积木=子类新增部分),学生能深刻理解父类子类的关系,设置陷阱:成员变量隐藏引发的Bug,故意不直接指出错误,引导学生通过Debug观察变量值变化。通过课堂实验,分析小组互评的结果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图2 俸老师授课现场

指针的概念比较抽象,俸老师首先通过《内存地址》动画来导入内存和指针的概念,然后对比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C语言之间的区别,阐述编程语言进化的历程,让同学们认识到指针变量的存在价值;在具体的讲解中,设计适量的板书,对变量、一级指针、二级指针进行对比分析,着重讲清楚变量名与指针的关系,以及取值与取地址两种操作的区别,并结合三个应用案例,逐条语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逐渐达到深入思考的状态;最后通过一段《指针》的动画视频对指针的相关概念及用法进行总结提炼,并布置相应的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指针的精髓。

图3 王老师授课现场

函数作为“面向过程”编程语言中最经典的代码复用技术,王老师用“主与从”“点与面”的关系讲授主函数与子函数关系,以及函数的模块化编程思想。并由浅入深系统讲解了函数在调用与返回时传递的各类实参、形参。最后以函数的嵌套形式讲授采用多重调用来构造复杂的软件系统,让学生把函数的编程思想运用到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当中,能运用计算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图4 磨课座谈会

随后,部门开展磨课座谈会,老师们都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在讲授知识时,应将抽象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并且让学生能迅速理解知识应用点,这样可以极大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大家建议适当减少基础语法讲解时长,进一步强化计算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实际案例操作中熟悉语法,使学生在编程学习中思维更加灵活、开阔,掌握编程的思想精髓。

此次活动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筑牢根基,助力学校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图文:俸世洲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