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以心为灯,照亮成长路--大数据学院开展“八说”之第2期辅导员说育人暨第8期辅导员沙龙活动

时间:2025-05-30 22:33 浏览:

切实落实学校“合格评估”工作要求,展现学院办学情况、管理服务、党建引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培育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2025年5月29日下午2:30,大数据学院在玉棠书院地心会议室,开展“八说”之辅导员说育人第2期暨辅导员沙龙第8期活动,朱芷萱、李昌茂、孙权伟三位辅导员围绕工作的核心价值与情感纽带,深情讲述了一场关于“心”与“行”的教育叙事。

“笑脸背后的故事”

朱芷萱老师翻开屏幕中的相册,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藏着无声的守护。有学生团队在深夜实验室攻克数据难题后,疲惫却灿烂的合影;有她悄悄记录下内向学生第一次在班会上勇敢发言后腼腆却明亮的笑容;更有中秋佳节宿舍里,她自备月饼与学生围坐畅谈时被“抓拍”的瞬间。朱老师坦言:“这些笑脸,是学生成长最直观的刻度,更是我们坚守岗位最珍贵的回响。”她将相机镜头作为观察学生心灵的窗口,在课堂外、宿舍里、操场上捕捉真实情绪,以敏锐共情为学生提供精准帮扶,让每一次快门成为抵达内心的契机。

“心有温度、秤有公平、事有分寸”

“心有温度、称有公平、事有分寸”——李昌茂老师以这十二字为尺,丈量辅导员工作的精度与深度。“心有温度”体现在深夜送突发急病的学生就医;“称有公平”则渗透在各类评奖评优中,面对激烈竞争,他坚持用数据说话、用规则服人,只为彻底消除疑虑;“事有分寸”更是在处理学生情感纠纷时,既不过度干预隐私,又不放任矛盾升级,巧妙引导双方坦诚沟通。他笃信:“教育者手中无形的天平,称量的是规则,更是人心。”每一次分寸的拿捏,都是对责任边界的清醒认知与对公平底线的执着坚守。

“以心育心,以行导行”

孙权伟老师讲述时谈到,虽然入职还不满一年,但在面对特殊学生的特殊情况的时候,他告诉我们,就看到了以前读书时候的影子。在面对谈心谈话时,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默默陪伴,帮助学生敞开心扉,解开心结。他表示,我们要更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鼓励学生去参加完满教育活动、专业赛事活动,让他们“折腾”自己的青春,实现完满的成长“真正的引导,是让我们的心灯点燃学生的心灯,用我们的笃行带动他们的行动。”孙老师以“以心育心,以行导行”为信念,把辅导员角色从管理者转化为成长路上的同行者与赋能者。

辅导员老师们的分享,这些源于日常工作的真实叙事,生动诠释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深度与情感厚度——他们既是学生成长的忠实记录者,用光影捕捉青春蜕变;亦是公平边界的坚定守护者,以理性与温度校准成长航向;更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长期主义者,在双向奔赴中共同抵达教育的应许之地。


指导老师:李进

图片:曾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