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诈e课堂丨第27期】警惕 “内部直招” 花言巧语,莫中 “求职诈骗” 连环诡计

时间:2025-05-15 20:41 浏览:

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警钟长鸣防诈骗 心存警惕保平安

大数据学院小e反诈课堂

开讲啦~

邀你共同

学习防诈小技巧~

【防诈宣传视频】

【常见诈骗手段】

求职诈骗:指骗子以招聘为名,通过虚假岗位、承诺高薪、知名企业等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或个人信息的骗局。

网络兼职诈骗:声称提供轻松高收入的兼职工作,如刷单、打字等,让受害人缴纳保证金或培训费后消失。很多大学生因求职心切容易上当。

网络购物诈骗:骗子以虚假购物网站或商品链接为诱饵,诱导消费者付款后不发货,或发送假冒伪劣商品。如假冒品牌官网,价格异常低廉,消费者需谨慎辨别。

网络交友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伪装身份,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后,以各种理由借钱或诱导投资。如假扮“高富帅”“白富美”,编造各种故事骗取钱财。

网络游戏诈骗:在游戏平台或聊天群中,以低价出售游戏装备、账号等为由,诱导玩家转账付款后拉黑。游戏玩家要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交易。

【防诈案例】

【案例一】

大学生求职心切,落入“内推陷阱”损失万元

小陈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随着毕业日期临近,找工作成了他的头等大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对方自称是某知名企业的HR,宣称可以提供企业内部推荐名额,保证小陈能顺利通过面试,进入该企业工作。小陈看到这条消息后心动不已,便立即添加了对方联系方式。随后,“HR”表示,内推需要缴纳8000元的推荐费用,这笔费用会在小陈成功入职后全额退还,还承诺如果小陈未能通过面试,也会将费用如数退还。小陈虽然有些犹豫,但想到能进入心仪的企业工作,最终还是咬咬牙,向对方转账8000元。然而,小陈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收到面试通知,期间多次联系“HR”,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一会儿说面试流程有所延迟,一会儿又说负责人还在审核简历。直到一周后,小陈再次联系“HR”时,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事后,小陈懊悔不已!

【案例二】

小红书“兼职骗局”,私聊充值连环套

2024年1月12日,移通学院大二学生小红,在小红书APP看犯一条兼职信息,并在评论区评论怎么兼职,然后骗子就加了关注并将其拉入一个小红书群聊。群聊里有人在发兼职QQ群号,于是小红就加入这个兼职QQ群,群里有一个人叫瑶瑶在发兼职信息,然后小红就私聊瑶瑶想要兼职,然后瑶瑶就推荐一个QQ号。这个QQ私发给小红刷单操作视频,视频内容是让小红充值电话费来刷销量,于是小红就根据骗子提供的手机号进行充值,却被客服告知小红操作失误,在骗子反复的所谓的操作失误下,小红共计被骗9273元。

【防诈班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狂飙式发展,诈骗分子将罪恶的触角悄然伸向了充满朝气的大学生群体。刷单返利、虚假兼职、伪造 offer 等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诈骗手段如雨后春笋般花样翻新,精心编织的骗局正虎视眈眈地威胁着学生们的财产安全与求学之路。

为提升大学生防骗意识和识诈能力,积极响应 “全民反诈” 的时代号召,2024 级虚拟现实技术 3 班迅速行动,专门开展 “求职类” 防诈主题宣传活动。班级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创新方式,为青年学子拧紧 “安全弦”、守护 “钱袋子”。活动现场,同学们化从虚假高薪招聘的诱饵陷阱,到以 “岗前培训” 为由的诈骗话术,清晰呈现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同时,还班级还借助线上平台,推送通俗易懂的防诈科普文章、趣味短视频,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

“求职类” 防诈主题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反诈氛围。相信在班级的积极努力下,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反诈小卫士,让诈骗分子在校园中无处遁形,共同为青春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守护好属于青年学子的美好求学时光与财产安全。

指导老师:李进、仕容、陈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