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警钟长鸣防诈骗 心存警惕保平安
大数据学院小e反诈课堂
开讲啦~
邀你共同
学习防诈小技巧~

诈骗,就像隐藏在网络背后的“幽灵”,时刻觊觎着我们的财产安全。随着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老年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今天,就带大家深度剖析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结合真实案例与校园反诈行动,教你识破骗局,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三大“毒瘤”诈骗手段曝光
刷单返利诈骗:越刷越“穷”的陷阱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布“动动手指轻松赚钱”“刷单返现高达30%”等诱人广告。起初,会让你完成小额刷单任务并快速返现,获取你的信任。随后,以“任务超时”“系统故障”为由,要求你垫付高额资金完成连环任务。一旦你转账,就会被拉黑,之前投入的钱也打了水漂。
冒充公检法诈骗:“权威”外衣下的谎言
骗子伪装成公安局、检察院等执法人员,通过电话告知你涉嫌犯罪,发送伪造的“逮捕令”“通缉令”,利用你对法律的敬畏和恐惧心理,要求你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自证清白。一旦转账,钱财瞬间消失。
虚假购物诈骗:低价背后的“天价”损失
在网络购物时,你是否遇到过“限时秒杀”“海外代购超低价”的广告?诈骗分子往往以低价商品为诱饵,引导你脱离正规平台交易。付款后,要么商品迟迟不发货,要么收到假货,甚至直接失联,让你维权无门。

沉浸式反诈案例:骗子套路全拆解
校园反诈,我们在行动!
为提升师生反诈意识,我院各班级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学习反诈知识,提高了自身的防范能力。大家纷纷表示,会将这些知识牢记心中,并分享给身边的人。


反诈“黄金法则”,请收好!
1. 不轻易转账:凡是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缴纳保证金的,一律拒绝!
2. 不随意点击: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避免手机被植入木马程序。
3. 核实身份:接到自称客服、公检法等电话,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信。
4. 及时求助: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向学校保卫处、辅导员寻求帮助。
反诈之路,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将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织密反诈“防护网”!让我们携手,对诈骗说“不”!

图文:肖茉晗 程钒 焦兴伟 陈成静然
视频:程钒
指导老师:李进 穆仕容 曾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