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抵达成功的距离;
他们,用不限定的努力诠释非定义的人生。
在2025届毕业季的时代潮流中,有一群人怀揣信心,环抱勇气,以躬身入局、昂首阔步的姿态击碎“就业难”的质疑声音,成功在就业道路上追逐梦想。为树立就业典型,分享就业感悟,展播就业事迹,大数据学院推出了就业特别栏目——就业典型,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的就业榜样——陈永霞:从像素到脉搏,我的非典型转型笔记
就职单位介绍:
四川翌佰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是专业研制、开发、制定“中医标准化解决方案”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以“振兴中华民族健康事业”为己任,搭建了中医信息化专家体系,运用健康信息化智能检测系统和中医信息化智能辅助系统。全面实现“查、医、养”三位一体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和上门健康管理服务+中医十六科名医名诊所教育体系,实现健康医疗高新科技在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中的普及与运用,打通大健康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呵护天下苍生,传承国粹”。
个人简介:
陈永霞,女,中共预备党员,大数据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6班学生。曾担任大数据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副支队长,大数据学院2023级新生班导师,班级文体委员等职务。在校期间曾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重庆市级赛三等奖、“雷波杯”四川省大学生农业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移通优秀学生奖学金3次、完满教育奖学金1次、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30余项。

就业典型事迹:
都说数字媒体是“未来赛道”,我却转身拥抱了大健康这个“永恒命题”。这一跨度曾让许多人感到惊讶。在旁人眼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充满创意与科技感,是互联网时代的热门领域;而大健康管理则更偏向于医学、营养学与人文关怀的结合。然而,正是这样一次看似“离经叛道”的转行,让我找到了真正热爱且充满意义的职业方向。
跨界远征:从数字代码到健康密码的破壁之旅
初入社会,我具备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相关领域寻找工作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对健康、对生命的关注远超过对数字创意的追求。国家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及身边人对健康管理的迫切需求,让我毅然决定踏上“转行”之路。
从事非专业工作的困难远比我想象中要多。专业知识的匮乏是最大的阻碍。大健康管理涉及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而我此前几乎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每一次学习新的理论知识,都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医学原理,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缺乏行业经验也让我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求职信像投入深海的石子,企业更青睐科班出身的简历,每次拒信都在心上刻下凹痕。可我不愿放弃,而是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在行业边缘一寸寸拓荒。

逐梦健康:实习路上,以专业和关怀破浪前行
终于,我获得了翌佰年健康管理公司的实习机会。初入公司,我要对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并了解他们的症状。在整理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健康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一个数据的错误都会影响到后续的健康评估和干预方案。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我反复核对每一份资料,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主动向同事请教。随着实习的深入,我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健康咨询项目中。面对患者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我常因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让我如芒在背、紧张不安。但每一次,我都会认真倾听患者的需求,详细记录问题,然后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力求给他们最专业、最贴心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有一次,一位患有高血压的客户对饮食控制存在很多困惑,情绪也比较焦虑。我耐心地为他讲解高血压的饮食原则,根据他的口味和生活习惯,为他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同时,我还不断鼓励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监测血压。在我的帮助下,客户的血压逐渐得到了控制。我更加确信这次“跨界”不是放弃原有的专业,而是能力的跃迁以归宿。

学姐寄语:
专业,不应是禁锢我们梦想的枷锁,而应是助力我们翱翔的羽翼。我们常常会因所学专业而给自己划定一个无形的圈子,以为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全部可能。但请记住,真正热爱的事业,值得我们勇敢地去追寻。人生之路,本就充满了无数的岔口与挑战,跨出舒适区虽会恐惧不安,但未知的远方或许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大学时光珍贵,既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培养综合素质与跨学科能力,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全能变形金刚”,以便未来职业选择时从容自信。

摄图:陈永霞
撰稿:陈永霞
初审:蔡娜
复审:刘林林
终核: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