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抵达成功的距离;
他们,用不限定的努力诠释非定义的人生。
在2025届毕业季的时代潮流中,有一群人怀揣信心,怀抱勇气,以躬身入局、昂首阔步的姿态击碎“就业难”的质疑声音,成功在就业道路上追逐梦想。为树立就业典型,分享就业感悟,展播就业事迹,大数据学院推出了就业特别栏目——就业典型,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的基层就业榜样——耿冬雪:把青春的脚步,走在铜罐驿的土地上。
校友简介:
耿冬雪,女,共青团员,大数据学院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8班学生。曾担任班长,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在校期间,获得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组织者”;校优秀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文艺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助理;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校大数据技术应用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就职单位介绍:
2025年重庆市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人民政府。
临近毕业前夕,重庆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启动。老师找到耿冬雪说,你有志愿服务的丰富经验,有奉献奋斗的青春,为何不选择“西部计划”。而真正触动她,让她决定投身西部计划的一句话,是老师对他说的一句话:“基层有我这样的青年人,一定能好起来”。经过深思熟虑,耿冬雪选择了回到家乡——九龙坡铜罐驿镇。从报名录取到参加工作以来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渐渐地,她对开头的那句话的理解也渐渐深了起来。

【校内时光】“完满是成长”
其实,最开始耿冬雪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加入学生组织过后,从参与活动、组织活动、执行活动,从干事到干部,从学生主席到学生书记,她一路走来,那些辛苦,只有移通凌晨的微风和清晨的太阳知道。不过,她总告诉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被这句话吓退了,辛苦背后,除了荣誉证书以外,更多是内心那份沉着、冷静和处事不惊的成长,让自己能够从容地走向社会,胜任任何岗位、处理任何问题,去发光发热。

【职场故事】“选择是热爱”
回到九龙坡,服务基层以来,耿冬雪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沿阵地”。初到时,因对事务流程不熟悉、对工作实际情况不了解而碰壁。但在完满的淬炼下,她没有退缩,也不会退缩。在这个过程中,她沉下心来,用完满的思路和干劲儿去干工作,用完满的思维去沟通交流。在领导与同事的帮带与实践打磨中,她逐渐掌握“从文件到实践”的转化方法。

【职场感悟】“基层不容易”
“其实基层并不容易”,这是耿冬雪内心的独白,但她还有句话:“还好有我”。在这个过程中,她加班加点梳理材料,让政策的便利能让群众听懂;她参与到特色压花培训、整治人居环境中,还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开展文明宣讲,让“橘乡铜罐”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他的足迹。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基层工作无小事,每一份工作都是筑牢治理根基的关键。

【职场感悟】“基层有可为”
或许有人会问:“普通青年,能为铜罐驿的发展做些什么?”耿冬雪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四川仪陇县的95后周建康,返乡创业为年迈的村子注入青春血液;贵州望谟县的00后村支书黄念,在工作途中发生意外离世,把自己留在了心爱的土地上。她自己也表示,作为移通人,作为完满人,不能“丢范儿”,必定要作为移通学子代表将青春的路走到九龙坡的基层里,在工作中发挥出个人价值,在岗位上践行青年的初心与使命。

【校友寄语】“追逐热爱”
学校的完满“小舞台”,是我们的成长“大舞台”,希望大家在大学的时光里找到自己的热爱,去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敢于尝试,敢于试错。未来或许坎坷,或许漫长,但只要友好地为所欲为,放肆地野蛮成长,坚定地走下去,你所期待的未来就是现在。
图文: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卓洋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