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学院课程建设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方式创新,2025年9月8日,课程组于实训楼智慧教室组织开展了以“AI大模型应用实践”为主题的磨课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大模型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多模态应用,覆盖从文本生成、图像与视频生成到智能体开发等多个前沿层面,全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
活动中,主讲教师姜豪以“多模态生成技术实战”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大模型在文本创作、图像生成、视频合成及智能体构建等方面的应用框架。课程通过案例驱动和实验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基础原理理解逐步过渡到完整项目开发。课堂以“文字生成与风格模仿”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提示工程与生成控制策略;随后开展图像生成实践,借助扩散模型完成指定主题视觉内容的生成与优化;最后延伸至动态视频生成与交互式智能体的开发实战,贯通AI内容生成的核心链路,突出“做中学、学中创”的教学理念。

在研讨环节,参与教师充分肯定了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教学设计的实践性,并围绕大模型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

张欣雨老师提出“可加强对生成内容伦理与安全问题的讨论,提升学生的科技责任感”;郑焯予老师强调“应增加模型微调与本地化部署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全链路开发流程”;万乡缘老师则建议“设计跨学科综合任务,推动技术与艺术、商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多位教师还提议建立模块化实验资源库、强化项目互评环节等,以进一步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开放性。主讲教师表示将积极吸纳建议,持续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强化对学生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次磨课不仅推动了AI大模型应用课程内容的迭代与升级,也体现出课程组在面对技术快速演进背景下持续改进教学的积极姿态。未来,课程组将继续推进常态化教学研讨与磨课活动,构建更具适应性、前瞻性与实践性的AI课程体系,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大数据方向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图:李诗雨
文:姜豪
大数据教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