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整体教学体系、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能力,9月29日14:00时,课程组在行者楼207开展专题磨课活动。本次磨课由陈伊梅老师主讲,聚焦课程中实用性极强的 “版式设计” 模块,教研室汪雨蝶、马芸萍、郑念、王思文四位骨干教师全程参与听课,课后围绕课堂教学细节与课程整体优化方向展开深度研讨,为教学改进提供专业支撑。
课堂上,陈伊梅老师以 “版式设计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实践应用” 为核心,系统讲解版式设计原则、色彩搭配技巧、元素布局方法及软件实操要点。她通过行业案例分析、软件实时演示、小组互动讨论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版式设计” 在海报制作、UI 界面设计、新媒体配图等场景的实际价值,并设置实操任务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课堂逻辑清晰、互动氛围浓厚,充分展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导向。

听课过程中,四位骨干教师从课程目标衔接、教学方法适配性、学生参与度、重难点突破效果等维度,细致记录课堂每一个环节。课后研讨环节,大家结合听课感受提出针对性建议:汪雨蝶老师建议在 “版式设计” 教学中融入更多与课程后续 “综合项目设计” 相关的行业真实案例,如电商产品详情页、短视频封面设计等,强化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与实用性;马芸萍老师提出针对软件实操中的难点,可适当放慢演示节奏,增加实时提问与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快速攻克技术瓶颈;郑念老师提议增设 “学生作品互评 + 教师精准点评” 环节,既能巩固当前知识点,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评价思维,契合课程核心素养要求;王思文老师则从时间分配角度建议,适当压缩理论讲解时长,为学生预留更多自主实操时间,同时加强教师巡堂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操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

陈伊梅老师对各位骨干教师的建议表示衷心感谢,明确将结合课程整体教学规划,整合研讨成果优化 “版式设计” 模块教学方案,并推动其与课程其他模块的协同改进。此次磨课活动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精准提升的平台,更强化了课程组 “抱团研课、共同提质” 的教研氛围。未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组将持续开展常态化磨课,以细节打磨推动课程整体升级,用高质量教学助力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图文:陈伊梅
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