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警钟长鸣防诈骗 心存警惕保平安
大数据学院小e反诈课堂
开讲啦~
邀你共同
学习防诈小技巧~

手段一:
虚假任务返现诈骗
1. 发布诱人信息:诈骗者在热门社交平台,如小红书等,发布做任务即可高额返现的信息。这类信息通常打着“轻松赚钱”“短时间获取高额报酬”的幌子,吸引同学们的关注。
2. 诱导深入:当学生主动联系或被诈骗分子主动“找上门”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如操作流程复杂需要指导,诱导学生共享屏幕。共享屏幕后,学生的手机操作将完全暴露在诈骗分子眼前,他们会趁机获取短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
3. 实施诈骗:获取验证码后,诈骗分子便会迅速盗刷学生账户资金,或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贷款等操作,导致学生遭受财产损失。当学生发现异常时,诈骗分子早已消失无踪。

手段二:
二手交易诈骗
1. 发布虚假链接:在二手交易平台(如抖音求购相机、闲鱼购物等场景),诈骗者看到学生发布的求购或售卖信息后,通过私聊发送模仿正规平台的虚假链接。这些链接与正规平台界面极为相似,很难辨别真伪。
2. 诱导付款及后续诈骗:学生点击链接付款后,发现正规平台并无订单,要求退款时,诈骗者又以购买 “电子卡”、缴纳认证金等各种理由,诱导学生继续付款。甚至引导学生下载不明 APP,开通花呗等进行支付,使学生一步步陷入诈骗陷阱,损失不断扩大。
3. 拒绝退款或消失:买家发现问题后要求退款时,诈骗者也会以各种借口拒绝,如声称商品已使用无法退款,买家弄坏了商品等,或直接不再回复买家消息,拉黑买家,使其无法挽回损失。


手段三:
虚假兼职诈骗
1. 虚构兼职机会:诈骗者在校园周边或网络上发布虚假的兼职信息,如轻松赚取高额报酬的 “特殊服务” 兼职。这些信息往往承诺工作简单、报酬丰厚,吸引学生前来应聘。
2. 骗取费用:学生应聘后,诈骗者以各种理由要求学生缴纳费用,如培训费、保证金等。一旦学生缴纳费用,诈骗者便会失联,学生的钱财也打了水漂。

【真实案件】
【案例一】
虚假返现任务被骗 9800 余元
某学生在小红书刷到可做任务返现的信息,随后诈骗分子与其取得联系。在诈骗分子的诱导下,该学生共享屏幕并提供了短信验证码,最终累计被骗 9800 余元。
【案例二】
二手交易虚假链接被骗 2566 元
綦江校区 24 级学生吴某,10 月 21 日在抖音发布求购相机信息,有人通过抖音私聊并发送模仿咸鱼平台的虚假链接,吴某点击链接支付 560 元。之后发现正规咸鱼平台无订单,要求退款时,卖家诱导其购买 “电子卡”,并在引导下下载 “上课宝 APP”,通过余额和花呗又支付 1996 元,共计被骗 2566 元。
【案例三】
虚假兼职服务被骗 3585 元
王某于 2024 年 10 月 22 日在重庆市合川区移通学院教室里,被人以找兼职虚假服务的方式诈骗 3585 元。
【案例四】
冒充客服退款被骗 4500 元
李某于 2024 年 10 月 22 日在重庆市合川区派斯学院宿舍内,被人以冒充客服退款的方式诈骗 4500 元。
【案例五】
二手平台交易认证被骗 5000 元
綦江校区大二学生刘某某在闲鱼二手平台出售锅,买家私下通过淘宝添加好友,谈好价格后,买家称支付宝被冻结,发来二维码。扫码后进入所谓闲鱼客服聊天界面,客服以缴纳 5000 元认证金确保履行假货赔偿标准为由诱导转账,之后又以开通假一赔三继续要求转账,刘某某共计损失 5000 元。

【民警提醒】
网络交易务必选择正规平台,切勿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尤其是在二手交易场景中,不要脱离原平台私下联系交易。面对陌生人提供的赚钱机会,如高额返现任务、轻松赚大钱的兼职等,要保持高度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避免因贪小便宜吃大亏。
接到自称客服的退款信息时,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如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切勿盲目相信对方并按其要求操作。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向他人共享屏幕、提供短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
在这场与诈骗分子的斗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财产安全的第一守护者。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盲目转账汇款,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
希望同学们将这些反诈知识牢记心中,并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让更多人提高防范意识。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学校保卫处、老师或警方求助,大家携手共同构筑起校园反诈的坚固防线。


图文:肖茉晗 程钒 焦兴伟 陈成静然
视频:程钒
指导老师:李进 穆仕容 孙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