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防诈e课堂丨第21期】理财导师“我”不信,兼职刷单”我“不贪

时间:2025-04-02 21:34 浏览:


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警钟长鸣防诈骗 心存警惕保平安

大数据学院小e反诈课堂

开讲啦~

邀你共同

学习防诈小技巧~

案例一: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某市居民小张在社交平台结识一名“理财导师”,对方称有内部渠道可低风险高回报投资虚拟货币,并展示虚假盈利截图。小张被拉入“投资群”,看到多人晒收益后信以为真,先后向指定平台转账15万元。初期账户显示盈利,但提现时被告知需缴纳“保证金”,缴纳后平台突然关闭,导师失联。小张报警后,警方查明此为典型虚假投资诈骗,资金已被转移至境外。  

诈骗手法深度剖析:诈骗分子伪装成"理财导师",通过社交平台接触受害者,利用虚假高收益截图和"内部渠道"等话术诱骗目标。他们营造专业形象,声称掌握"独家漏洞",以短期高收益激发贪欲。随后将受害者拉入"投资群",群内"托儿"频繁晒虚假盈利记录,利用从众心理降低警惕。初期允许小额提现获取信任,待大额资金到账后,便以"保证金"等借口阻止提现。得手后立即关闭平台、解散群聊,资金通过多层账户转移境外,追回难度极大。该骗局精准利用人性弱点,通过心理操控逐步诱导完成诈骗。

反诈提醒:

1. “稳赚不赔”必是骗局——任何投资均有风险,宣称“保本高收益”“内部消息稳赚”的均是诈骗话术。诈骗团伙利用虚假盈利截图和“导师”人设制造暴利假象,实际后台数据可随意篡改,目的就是诱骗大额资金。

2. 核实资质再投资——投资前应通过证监会、银保监会等官网查询机构资质,或拨打官方客服热线核实。若对方回避资质问题或催促转账,应立即终止交易。

3. 警惕“群托儿”与情感绑架——诈骗群内多数成员为骗子伪装,通过晒单、吹捧等手段制造“机不可失”的假象。如遇网友拉群推荐投资,务必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

4. 提现受阻立即报警——若平台以“保证金”“账户异常”等理由要求追加资金才能提现,极可能是诈骗。应保存聊天、转账记录,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减少损失。

【反诈案例:兼职刷单诈骗】

某市大学生小李近日收到一条"兼职刷单返利"的短信,点击链接下载了某虚假App。平台客服以"完成刷单任务可赚取高额佣金"为诱饵,诱导其进行小额充值购买虚拟商品。在前两单成功返现20元获取信任后,对方突然以"连单任务""系统卡单"等借口,要求连续转账5万元。当小李完成大额转账后,发现无法提现,客服随即将其拉黑,平台也无法登录。经警方调查,该App为诈骗团伙搭建的虚假平台,被骗资金已被迅速转移。


诈骗手法深度解析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社交平台等渠道,利用年轻人想赚快钱的心理"零门槛、高回报"的兼职信息吸引大学生降低受害者警惕性前期安排小额刷单任务并按时返利,让受害者尝到甜头。通过伪造的订单系统、虚假交易记录等营造正规平台假象,使受害者误认为真能赚钱。待受害者放松警惕后,突然提高任务金额,并以"连单任务""账户异常"等理由要求连续转账。常见话术包括:"再完成最后一单就能全部提现""系统检测到异常需要解冻金"等,不断诱导受害者追加资金。一旦得手立即关闭平台、拉黑用户,资金通过多个中间账户快速分流转移,增加追查难度。诈骗App往往存活周期短,更换马甲继续行骗。

反诈提醒:

1. 所有刷单行为均属违法:国家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刷单行为,凡是打着"兼职刷单""轻松赚钱"旗号的,100%是诈骗。诈骗分子往往以"高回报""零风险"为诱饵,专门针对大学生、待业人员等群体实施诈骗。

2. 切勿安装来路不明的App:诈骗分子会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虚假链接,诱导下载仿冒的刷单App。这些App可能携带木马病毒,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窃取个人信息。务必通过官方应用商店下载软件,对陌生链接保持警惕。

3. 转账前务必多方核实:当对方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时,请立即停止操作。第一时间联系亲友或拨打110咨询,切勿因"任务限时""错过机会"等话术匆忙转账。记住:正规兼职不会要求垫付资金!

4. 遭遇诈骗及时报警:如不慎上当,请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指导老师:李进 穆仕容 刘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