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数据动态】精研合成技艺,赋能影视创作——虚拟现实技术教研室开展《数字影视合成》磨课活动

时间:2025-10-15 13:01 浏览:

为进一步夯实《数字影视合成》课程教学根基,破解技术教学瓶颈,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能与学生实战水平,10月13日14:00时,课程组于实训楼304教室成功举办了专题磨课活动。本次磨课由李铃玉老师担任主讲,聚焦于课程的核心模块“关键帧动画制作”,教研室罗小波、孙婷、敖漪、邹欣恒、王颖五位资深教师全程参与观摩,并于课后围绕课堂教学实施与课程体系优化进行了深入研讨,为教学创新注入了专业动能。

9C85A3804305045AD349C830503FB835

课堂上,李铃玉老师以“关键帧的基础效果综合应用”为主线,系统阐释了不同基础变换效果的原理及效果,并引入具体案例综合其它效果,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课程中李老师通过引入当下简单的MG动画、结合主流合成软件进行逐步拆解演示。课堂中设置了针对性强的实操作业,促使学生将抽象技术理论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教学脉络清晰,学生参与积极,充分彰显了课程对接行业标准的实践特色。

3DCE2DA0D7F5D962B115AF0C887E04DC

听课过程中,五位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技术演示清晰度、学生理解反馈、重难点突破方式等维度,细致观察并记录了教学各环节。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大家基于课堂观察畅所欲言,提出了系列建设性意见:罗小波老师建议在“案例分享”部分可引入当前主流影视剧或网络大电影的实际后期案例,如简单且视觉效果强烈的效果等,增强技能学习与未来“毕业设计作品集”创作的关联性;孙婷老师提出,对于合成软件的操作逻辑,应考虑学生接受程度,在关键步骤增加“慢镜头”式回放与原理剖析,并穿插即时性小测验,确保学生跟得上、吃得透;敖漪老师提议在技术教学后嵌入“阶段成果评审会”环节,通过学生交叉点评与教师总结性精讲,既深化技术理解,又锤炼学生的镜头语言审美与专业批判性思维;周欣恒老师则从课堂节奏把控角度建议,可进一步精炼理论讲解内容,为学生留出更充裕的连续操作时间,同时加强教师在实操期间的巡视与个性化指导,及时捕捉并解决学生遇到的独特问题。

582447737B6A5EE9925F360C956E2CE4

李铃玉老师对各位同仁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诚挚感谢,并明确表示将依据课程整体架构,充分吸纳研讨成果,对“关键帧动画制作”模块的教学设计进行精细化调整,并促进其与课程前期基础模块及后续高级特效模块的有效衔接。此次磨课活动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反思与提升的契机,更有力地弘扬了课程组“聚力教研、协同共进”的优良风气。未来,《数字影视合成》课程组将继续坚持常态化磨课机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驱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迭代升级,用更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护航学生专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卢建烨

:李铃玉

大数据学院虚拟现实技术教研室供稿